文/ Sebox
因為線上匯流平台的崛起,租借 DVD、藍光的產業面臨了相當大的危機,2013 年影音出租公司百視達就全面關閉了美國的實體店面,不過在這一陣低潮之中,紅盒(Redbox)的自助式 DVD 租片機(Kiosk)卻找到了自己的市場,以一天、一片 1.5-2 美元經濟實惠的價格,吸引了相當多使用者,日前傳出的新消息指出,2017 年紅盒將增加 1500 部的全新租借機器,屆時將會有 4 萬 1500 台機器遍佈全美國。
根據 Variety 的消息指出,紅盒將不畏線上串流平台的崛起,花上 4000 萬美金的成本,拓展自助式租片機的版圖,包括星巴克、麥當勞等素食餐廳,也會引進複合式的租片設備,讓消費者能夠更輕易租到他們想看的電影。紅盒的新 CEO 蓋倫史密斯(Galen Smith)在還沒接任總裁前就發表過聲明,他表示紅盒的市場價值就在於市面上沒有其他類似的競爭對手。
「如同迪士尼影業的董事長鮑勃艾格(Bob Iger)前幾天發佈的宣言,電影公司有意將高品質影音隨選的上線日期往前調動,即便如此紅盒還是會致力於打造一個最低價格、最新內容的電影租借平台。如果好萊塢的電影公司能夠把持著其電影作品的其他平台版權,那些優秀的電影就不會在 Netflix、Amazon Prime、Hulu...或其他的訂閱型隨選系統出現。市面上沒有其他的發行管道和紅盒一樣,我們能讓電影公司接觸到那些他們所接觸不到的消費者。」
的確,以現在的數位隨選系統看來,平均買一部電影(一到兩天的時間限制)就需要 90 元到 150 元台幣(3 至 5 美元)的金額,與紅盒的 45 到 60 元台幣(1.5-2 美金)相比,在價格尚確實略勝一籌。再加上每當數位化流行到一個停損點後,實體又會再度以「復古」的方式蔚為流行,包括過去的電子書 vs 實體書、電子報 vs 實體報紙...等,都很有可能幫助紅盒推動某一種租片的潮流運動。
毫無疑問地,紅盒對於自己的特色與定位相當清楚,不過事實上他們也在去年開始測試自己的數位版平台,即便目前沒有太多跡象指出近期有上線的可能,但在今年又走回實體的路線,看起來紅盒對於這波數位戰仍然有自己的路要走。而若要為紅盒想出更大的經營模式,走出美國、走向國際似乎並不是一個正確的方向,畢竟在版權上就會有很多的問題,文化差異又是一大考驗,這種「實體」的影音內容該如何存活,有待我們慢慢觀察。(Slash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