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熊餐廳》從 2022 年推出第一季開始,過去三年無疑成為了近年討論度最高的美劇之一,除了每一季都獲得極高的評價之外,更是在艾美獎、金球獎與演員工會獎獲得多次演員獎項,如今在 2025 年終於迎來了第四季;而《大熊餐廳》之所以每一年推出新的故事都可以引起觀眾的共鳴,在於主創克里斯多福史托爾(Christopher Storer)透過一間餐廳的改革,深刻刻畫了主要角色的成長與改變,讓他們人生以及心境都活出了螢幕。
除了《大熊餐廳》第四季之外,今夏也有四部值得你關注的系列,其中,過去一年 Disney+ 話題新作《潛能探案組》準備迎來第二季,在此之前千萬不要錯過這部讓你驚喜連連的犯罪喜劇;以及終極戰士系列全新動畫長片《終極戰士:時空獵襲者》(Predator: Killer of Killers),以三個橫跨時空的故事,重塑這個外星戰士的宇宙觀;加上故事首次發生在地球的異形系列《異形:地球》(Alien: Earth),將持續擴張這個知名的系列;最後則有《The Twisted Tale of Amanda Knox》,完整重現 2007 年震驚世界的亞曼達納克斯謀殺案,讓各個不同類型的作品填滿你的夏日!
Disney+ 又一低調黑馬之作!《潛能探案組》即將迎來第二季!
去年登場的犯罪喜劇影集《潛能探案組》(High Potential)成為了過去一年以來、繼《大熊餐廳》之後 Disney+ 又一個小品黑馬作品,光試播集就創下 3000 萬的觀看,更成為 7 年來收視表現最亮眼的新作!
《潛能探案組》由《夜魔俠》主創、《絕地救援》(The Martian)編劇德魯高達(Drew Goddard)擔任節目統籌,描述一名智商 160 的單親母親,意外地參與到了警方對於命案的偵辦,然而透過她出眾的推理能力,突然之間成為了辦案能手,幽默風趣的節奏、打破犯罪作品的階級定位,從藍領階級的角度出發,創造了更多衝突與笑料,完全能夠理解該劇受到歡迎的主因。
第二季目前正在拍攝中,上映日期已經訂於 2025 年秋季,「這齣劇的氣勢非常強,我認為它接下來的表現會更好。」迪士尼電視部門總裁克雷格艾爾維奇(Craig Erwich)表示,同時也透露第二季會超過第一季的 13 集規模。
「對於第二季,我們有非常建康的計畫。」製作人陶德哈森(Todd Harthan)表示,「我認為電視劇常犯的一個大錯誤就是,『喔!我們先在這兩個伏筆中打住,以後再說』,不過你應該滿足其中一個,這樣觀眾才不會生氣。目前第二季的目標是解答一些其他的問題,同時也會加深懸念,以免我們真正揭開太多謎團或過早介紹某個角色。」
如同多數優秀的影視作品,《潛能探案組》第二季的重點將會放在更多角色的刻畫與互動關係之中,「第一季的時候,你真的必須將大部分得重擔放在主角身上,同時我也知道觀眾非常想要深入了解該劇其他角色與他們的背景,我們認為這會非常有趣。」該劇主角凱特琳歐森(Kaitilin Olson)透露。
《終極戰士:時空獵襲者》:力與美的爽快展現
喜歡《奧術》精彩的畫風與宇宙觀的重現嗎?對「蜘蛛人宇宙系列」融合多種媒材、風格與動作意猶未盡?《終極戰士:時空獵襲者》充滿了前面兩部作品的視覺,但有著過去該系列一貫的暴力美學,更精彩的是,這次終極戰士穿越到不同時空、地點、與當時的最強人類對戰,包含了維京人的殘暴、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士精神、以及二戰對機械有著天賦的戰鬥機飛行員,都在自己的時空都與三位類型不同的終極戰士展開對決。
本片在動作設計上回歸硬派實戰,拳拳到肉、刀刀見骨,搭配高科技與原始野性的對比,營造出時空錯置的刺激感。主角與終極戰士的對決,不僅是力量上的對抗,更像是兩種生存哲學的碰撞。導演精準掌握節奏,讓觀眾在血脈賁張之餘,也感受到一絲孤獨獵人的詩意。作為娛樂爽片,絕對是今年最具爆發力的動畫長片作品!
全新異形宇宙襲來
《異形:地球》作為經典科幻恐怖系列的新篇章,將首次將故事搬到地球,帶來前所未見的緊張氛圍。這次以災難降臨的方式,鋪陳五種不同的怪物如何入侵人類世界,擺脫以往太空船或外星基地的侷限,讓恐怖更貼近現實生活。故事上融合新舊角色,同時帶出企業陰謀、基因實驗與對人工智慧的反思,為觀眾勾勒出一個即將崩潰的文明邊緣,觀眾可以期待異形的出現不再只是生存威脅,更可以是對人性與科技邊界的審判。
視覺與風格上,《異形:地球》延續原作的冷峻美學,場景設計壓迫、燈光詭譎,營造出令人窒息的驚悚感;在異形的造型、宿主誕生的過程與生物獵殺的氛圍,都可以期待《冰血暴》主創諾亞豪利(Noah Hawley)打造的全新視角,透過逐步營造觀眾內心的深層不安,來取代單純的跳躍驚嚇,可以期待在去年《異形:羅穆路斯》(Alien: Romulus)的成功之後,該系列的第一個影集將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時間回到 2007 年 11 月 1 日,那天是個星期三...
《阿曼達諾克斯殺人疑案》(The Twisted Tale of Amanda Knox)改編自 2007 年 11 月 1 日震驚全球的兇殺案,亞曼達納克斯(Amanda Knox)被指控謀殺了她的室友梅茲克舍(Mez Kercher),本劇由《這就是我們》(This is Us)編劇 K.J. 史坦伯格(K.J. Steinberg)擔任主創,亞曼達 本人與 莫妮卡柳恩斯基(Monica Lewinsky) 擔任執行製作人,試圖從當事人視角重塑當年的媒體審判與司法失誤。
影集不僅重建真實案件,更試圖探討司法與媒體如何共同構築了一場現代獵巫行為;劇情同時深入女性形象、性別偏見、輿論壓力等議題,將亞曼達從「謎樣兇手」轉化為「被污名化的年輕女性」,讓觀眾重新思考正義的定義與媒體影響力,近期即將上線!
從暴怒的焦慮到平靜的和解,《大熊餐廳》的角色旅程
《大熊餐廳》的故事其實相當單純,就是一群「家人」圍繞著一間餐廳產生的各種牽絆,在其之中做出美妙的延伸,從第一季的焦躁混亂,走到第四季的平靜和解,在這個沒有反派的故事中,每一個角色都不斷地在與自己內心的恐懼對抗,38 集之後,也都畫出了美麗的弧線。
重新找回快樂 — 卡米
在第四季之前,卡米在整個《大熊餐廳》幾乎沒有笑過,其中一次是在第一季最後他看到了麥可給他的紙條,另一個就是第三季在卡米的回憶中,看著他任職的餐廳花園(取景自前世界第一名餐廳 Noma)露出微笑,並且在菜單照片牆拍了一張照片傳給麥可,兩次都與麥可有關,可見麥可在卡米的心中一直都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而那個位置對於卡米而言,可能是他最開心的時候,只不過麥可的遭遇讓卡米一瞬間失去了方向。
也因此,《大熊餐廳》表面是一場經營餐廳的職人故事,但是更深層的意義卻不斷的透過卡米的視角,去理解、去感受、去放下麥可帶給大家的傷痛,這個傷痛來自原生家庭的問題,也可能來自麥可自身的狀況;本季第一集揭露了卡米的心願一直都是想跟麥可開一間餐廳,可惜如今他的心願永遠沒辦法實現,只能透過不斷挑戰廚藝的巔峰去掩蓋這份失望,而這樣的卡米也喪失了他最初烹飪的意義與快樂,他的人生也徹底失衡;因此前兩季我們看到了卡米的「用力證明」,第三季看到了卡米的「暫停省思」,第四季看到了卡米對悲劇與悲傷的正視,了解到烹飪之外還有許多值得他追尋的事務,這一次他笑得更多了,而觀眾也從這場旅程中看到了卡米的蛻變。
把餐廳變成最珍貴的回憶 — 里奇
作為整個系列讓人喜愛的角色,里奇擁有著鮮明但卻深刻的角色變化,從第一集那個最不可靠的原味牛肉店員,到第二季開頭的迷惘失落,里奇在第二季第七集的《餐叉》中展現了歷史級別的成長,他從餐廳實習的機會中理解了自己的長處,並且在離婚後的的人生新篇章裡企圖振作,找回自己女兒對他的尊敬與尊重,他也必須透過自己的進步,保住他最好朋友的餐廳。
「如果這間餐廳不在了,我也不知道要去哪了。」里奇知道餐廳岌岌可危的時候說著,但我們都知道,里奇善於與人相處的性格,搭配自己奮發的工作能力,依舊會有其他的工作機會,然而他守護的不單單只是這間餐廳,而是對麥可最後的回憶,一起在廚房吵架、一起跟著客人打鬧、一起做著好吃的牛肉三明治,一起在混亂的人生中找到一絲絲的平靜與平衡,在每一個空間之中,麥可的身影都殘留在里奇的回憶裡,就算對比著一帆風順人生,自己如此殘破,但參加完前妻的婚禮之後,回到家、開一瓶啤酒,看著大家的合照,好像這就是每一天早晨起來走近廚房、迎接人生的意義。
除此之外,無論是辛妮、馬克斯、娜塔麗,甚至是吉米叔叔,都在互相照護、努力讓這間餐廳營運下去的過程之中,做出了角色的昇華與改變;辛妮在大熊餐廳中被萃取出了最純粹的天賦,從一開始幫大家煮員工餐的新進員工,到最後可以獨當一面創造當紅料理的主廚;馬克斯從一名甜甜圈廚師,透過對母親的愛,成為了《美食與美酒》的最佳新稅主廚,「糖糖」則是在各種髒話與混亂之中,成為了一名母親,而吉米叔叔,始終用著自己的方式維持著這一切不被破壞。
在第四季中,小熊這一夥人從《七魚宴》中的餐桌大吵,變成了《熊》當中婚禮桌下的和解與和諧,在到最後一集《再見》中,敞開心胸、誠實面對麥可離去的深層傷痛,他們每個人都在努力生活著、為了保留麥可最後的精神,他們在計時器倒數前,勇敢的對彼此坦誠,因為這從來都不是一場開餐廳的過程,而是誠實面對自我、與傷痛以及過往那些不堪共處的旅程。
無論是準備今年再次登場第二季的《潛能探案組》、爽感爆表的《終極戰士:時空獵襲者》、經典系列首部影集作品《異形:地球》,還是探究謀殺真相的《The Twisted Tale of Amanda Knox》,抑或是讓大家焦慮又感人的《大熊餐廳》第四季,Disney+ 完全能夠滿足你今年夏天的所有需求,填滿你對於電影影集的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