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間報導影視產業消息多年的媒體,很意外的也有機會涉獵到古典音樂領域的一天,而這一切都要感謝張艾嘉張姐對於不同創作媒介的多元嘗試,以及台灣知名古典鋼琴家嚴俊傑老師的精湛琴藝,造就了一場文字、朗讀、詩詞、古典樂的精彩結合 — 《曖魅》,這個講述鬼故事的現場表演,即將在今年 10 月 31 日萬聖節當天,於春浪音樂節演出,而這兩位在不同領域皆有出色成績的藝術家,如何完美融合一場視覺與聽覺的感官饗宴?
想問張姐,就以一個電影人的角度而言,你覺得《曖魅》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張艾嘉:這次很巧的是就是在萬聖節表演,我覺得真的很好玩,因為它就是在講一個鬼新娘的故事,早期的時候這類的故事其實是相當多的,講這種靈魂、鬼魂的愛情故事,只不過年輕的觀眾對於古典音樂還是有點不太熟悉,但是蠻好玩的。至於我可以感受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做電影的時候,無論是做配樂也好,或者是做音樂劇的東西也好,我們會知道其實音樂也是一個角色,等於是我朗讀的文字跟他彈奏的音樂,其實是同一個東西,合作起來就會很過癮,他的音符會不斷的帶動著我的文字,很像我們兩個人在對話一樣。
2012 年的《蕾諾兒》開始,俊傑老師一開始跟張姐合作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以及《曖魅》的創作起源?
嚴俊傑:我覺得張姐是一個非常溫暖的人,她真的是給我們很多的鼓勵跟照顧,當然,由於一開始我也不認識張姐,所以也會有一點害怕,合作之後就覺得張姐真的很照顧人,我們也有很多在藝術上的溝通。會有這次合作主要是回顧 18 世紀中葉非常流行鬼故事,1749 年出生的哥德當時發起了狂飆運動,那時候他寫了《浮士德》,可以說是最早的鬼故事,1810 年出生的李斯特,到巴哈 1750 年過世,這 60 年中間發生了很多事,巴哈那個時代主要是說大家都要非常敬畏神,神做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而這個故事則是在講一個少女覺得,神為什麼不照顧我?19 世紀的人們很迷這種短劇小故事,後來才慢慢演變成愛倫波的鬼故事,再到電影...等等的創作媒介,所以才有機會跟張姐有一個這樣的合作,當時真的非常興奮、非常開心,中間也產生出了很多有趣的火花。甚至疫情時間張姐也非常照顧我,當時在香港做了一個跨域(地域)的演出。
張艾嘉:很精采喔那次,那一場我們不止是一個故事,但幾乎都跟鬼、精靈、魅這東西有關,加上那次他不能過來,可是票已經賣了,所以我就一個人站在舞台,他在台灣,用現場連線的方式合作,超級緊張的!

為什麽會與春浪有這次的合作?以這種形式參與音樂節是很少見的,想問兩位期待帶給觀眾什麼不一樣的內容?
張艾嘉:對於我而言,我依舊是在說故事,不過對於年輕的觀眾而言,我不知道他們會有什麼反應,不過我同時也一直希望年輕人能夠接觸一點不一樣的東西,我相信他們聽這些其他的表演是很興奮的,對比那些他們熟悉的歌手、音樂,古典音樂是他們最不熟悉的創作型態,然而古典音樂對我之前也是非常不懂的,也是後來跟俊傑、焦元溥開始了解之後,才知道這種音樂也就是那個年代的 Rock & roll 嘛!就是當時他們流行的歌曲,只不過是經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你還是可以從這個裡面得到某一些的快感。
嚴俊傑:我自己其實沒有參加過春浪,我 2012 年開始教書的時候,我記得一開始我學生都會問我說:老師你要不要跟我們一起去春浪?一開始我記得好像是在墾丁嘛,春浪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很好玩的活動,印象中有沙灘、有海、有音樂,有很多的年輕人,我覺得如何在這樣的一個氛圍,穿插一個這樣的鬼故事,是一個很酷的事情!

想問張姐,您曾經說過您是熱愛跨域藝術的人,不過好奇,這種古典樂與朗讀的表演形式,與演員最不一樣的地方在哪?以及身為一名演員,做這樣的表演有什麼加分的地方?
張艾嘉:對我而言就是一種學習吧,也是一種挑戰,因為你沒有做過這樣子的東西,你去嘗試的時候,你同時也在摸索;我記得我第一次做完之後,我特別請焦元溥幫我找了一位專門做獨奏會的一名老師,他那時候就有跟我說:妳很好,不過哪邊有問題,該怎麼修正這些東西,我聽到就覺得好高興,因為你要知道,我們這種年紀,很少人會告訴我們的缺點,居然有人跟我說:誒,你哪邊還可以進步,主要是你不懂嘛,你沒有做過,我就像一個學生一樣,再次去學習。這次合作對我而言,聲音的表演對我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我覺得好多年輕的孩子們,在表演上,他們都會演戲,不過他們的口條都是一個問題,可是也沒什麼人教他們如何講對白,有些人的聲音是很有魅力的,有些人是聲音則沒有魅力,但是可以把對白講得好一點,有魅力的人更應該學習如何用聲音去表演。

想問俊傑老師,《曖魅》是一個音樂結合朗讀說書的音樂會,就你的角度而言,要如何透過鋼琴的力量去述說故事?
嚴俊傑:我覺得不用把它弄的這麼具象,鋼琴,它就只是一個發出聲音的東西,它只是一個媒介,所以在春浪這麼多不同的音樂之中,它就真的只是其中一個音樂形式而已,終究還是音樂,只能說,文字之前都是聲音,一種原始的情感、交流,所以不管你是用鋼琴發出聲音或是更直接用人聲,或是電子音樂,我覺得就是不同的媒介,我們今天做了這個鬼故事,也就是利用鋼琴去做出精靈古怪的聲音、馬在奔跑的聲音、情郎在跟無知的少女講話的聲音、媽媽講話的聲音,或者是火紅雲靄、戰爭結束的畫面,其實真的沒有那麼複雜。
張艾嘉:像俊傑他就是把曲子練好,而我就是把我嘴巴的肌肉記憶練習好,尤其是他情緒跟節奏很快的時候,我們彼此之間需要遷就、配合。
表演跟排練過程中,會有一些彼此才知道的小暗號嗎?
張艾嘉:其實不會有什麼小暗號,不過他一定會隨著我的語速去做調整,而我又不是學古典音樂的,不過你就是會聽到他的鋼琴裡面有馬蹄聲,到什麼時候會停下來,而我講的東西是否跟他演奏的音符是吻合的?這些東西反而我們再配合上要特別注意,例如我會來不及的時候,他可能就要多談幾個音(笑)。

所以表演過程中還是需要一些即興的變化?
嚴俊傑:有有有有,樂譜上面除了快慢,也會註明哪些地方需要即興,或這個地方我們要多反覆幾次,因為唸的人還沒念完。
如果要用一部電影來比喻《曖魅》,會選哪一部?未來是否考慮把《曖魅》擴展成影像長片、影集或聲音電影的形式?
張艾嘉:我自己是非常喜歡音樂劇,我覺得 Melody 這件事,有時候就跟對白一樣,例如我那時候做《仲夏夜之夢》,會覺得,就是簡單的黑白琴鍵,就可以展現出這麼多的情緒、情感跟效果,而且新歌還可以再出現,這就真的是音樂的魅力,我會更去注意之後電影的配樂,以及之後我做音樂劇可以怎麼處理,因為我目前還沒有看到華人有拍一部很棒的音樂劇,一直沒有人做好,我覺得大家都買音樂劇想錯了,它並不是一直唱歌一直唱歌,音樂只是整個故事裡的一個角色,我認為這是需要時間大家去理解,一起去努力,創造出一個真正的音樂劇劇本。
.jpeg)
兩位希望這次大家在春浪聽完《曖魅》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張艾嘉:我是希望大家聽完會覺得很酷,大家來春浪,能夠聽一些不同的東西,我希望大家能夠用一個很開放的心情去接受各式各樣的表演,雖然我們年紀一大把,可是我們表演更好的東西,不過它並不老氣,為什麼它可以留這麼久?一定有它的魅力在。
嚴俊傑:就像張姐說的,我希望大家能夠發現鋼琴也能過說故事。

第 20 屆春浪音樂節將於 2025 年 10 月 31 日至 2025 年 11 月 2 日於台中森渼原舉辦,演出卡司如下
● 10/31(Fri.):蘇打綠 sodagreen|張艾嘉 feat. 嚴俊傑|SUGIZO (JP)|Awich(JP)|無妄合作社|鶴 The Crane|ASTERISM(JP)|Who Cares 胡凱兒|FunkyMo|慶記KTV-DJ Double K|黃宇寒|良式|浪漫里|台灣拉丁重擊|愛希頌缽
● 11/1(Sat.):張震嶽Ayal Komod|SPYAIR(JP)|國蛋 GorDoN |Penthouse (JP)|美秀集團|PeaceHotel和平飯店|桑布伊|WIM(TH)|王若琳|溫室雜草|艾蜜莉AMILI|JEANTONIC (MY)|Grrrl Gang(ID)|夕陽武士|周穆|宅邦戰隊|上山|JEG樂團 |AZeR吳欣澤與西尤島計劃|愛希頌缽
● 11/2(Sun.):馬思唯MASIWEI|黃韻玲|宇宙人|康士坦的變化球 KST|Phum Viphurit(TH)|怕胖團 PAPUN BAND|ADOY(KR)|李竺芯 Siri Lee|Andr|cotoba (KR)|黃子軒與山平快 ZiXuan & Slow Train|我是機車少女I’mdifficult|甜約翰 Sweet John|Biuret(KR) |Yappy|體熊專科| 凹與山 Our Shame|葉穎 Leaf Yeh
(以上卡司排序非演出當天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