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拔一條河》導演楊力州專訪:紀錄片將不再只是一部影片,而是一場社會運動。

2013/11/13|焦點人物
by EmilyWu
採訪/ Emily Wu
攝影/ Chris Sun

紀錄片最重要的是能夠讓議題被看見


以《奇蹟的夏天》拿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楊力州導演,今年再度以新作《拔一條河》入圍該獎項。導演說:「能入圍當然很高興,但對我而言更大的意義是能夠讓這群外籍媽媽們走上紅地毯,被更多的人看見。」

《拔一條河》以「偏鄉」和「新住民」的議題為核心,雖然這個題材,曾因「賣相不佳」而多次遭受質疑,但導演憑著「別人越阻止就越要做」的剛硬性格,堅持在甲仙蹲點拍攝一年半後,終於成功完成這部笑淚交織,好評如潮,票房突破千萬的動人作品。導演笑說整個拍攝期中其實只有百分之十的時間是真正扛著攝影機的,其他可能都只是在鎮上閒晃,和居民話家常,一起生活著而已。甲仙其實很小,彼此在路上很容易撞見,例如片中超商店長送米給學童的畫面,就是他在路上閒逛時巧遇推著米的店長,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店長自掏腰包,準備送去給學校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童的。導演覺得店長低調付出的行為很可愛,很值得被記錄下來,於是就跟著去拍了。

拔一條河

紀錄片是改變社會的工具,不是武器    


從《奇蹟的夏天》、《征服北極》、《青春啦啦隊》到《拔一條河》,長年致力於拍攝紀錄片的楊力州導演,拍攝過的對象年齡層遍及老中少,題材也相當多元。到底對導演而言,拍攝紀錄片的意義為何?持續拍下去的動力又是什麼?導演說:「紀錄片和劇情片扮演的角色是截然不同的,紀錄片並不是拿來娛樂觀眾的,裡頭一定摻著『憤怒』的元素。學生時期老師曾說『紀錄片是改造社會的武器』,但是經驗告訴我,如果只是把紀錄片當成『武器』,每每出招就見血見肉是會嚇跑所有人的,反而沒有用。但如果能將紀錄片當成『改造社會的工具和方法』,在這些『憤怒』之外另外添加『幽默』或『動人』的元素,猶如用裹著糖衣的膠囊去包裝這些苦澀的議題,再讓觀眾慢慢消化思考後,改變就有了機會。紀錄片的魅力在於一種『強烈的互動』,某種程度上可以將觀眾拉進片中的世界一起參與,讓觀眾透過紀錄片去『理解』之後,進而做出改變。」

未來,紀錄片將不僅僅只是一部紀錄片,而是一場社會運動


談到改變,導演接著說,他認為紀錄片未來的走向應該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從影片延伸和其他通路做橫向連結,將影響力和改變的能量擴散出去後,最後將這顆充滿改善能量的好球交給政府去落實。例如《拔一條河》就從影片、出書、和旅行社合作推出旅行團活絡地方經濟,到結合當地超商的宅配系統協助甲仙居民推廣農產品。他相信未來,紀錄片將不僅僅只是一部紀錄片,而是能夠帶起一場社會運動的。

至於下部作品,導演說目前已進入後製階段,內容是紀錄布袋戲大師李天祿之子陳錫煌與父親間的恩怨情仇。自幼非常喜歡看布袋戲的導演,這次還特別找來高格攝影機捕捉大師活靈活現的技法,作品預計明年會上映。另外他也提到自己其實並不排斥拍攝劇情片,並透露目前有個關於韓國入侵台灣仇韓情節的史詩片計畫正在進行,這麼具爭議性的題材感覺十分有趣,很令人期待。

拔河

「獻給這塊土地上,緊緊抓住繩子,不肯放手的人。」 


對我而言,《拔一條河》不僅提供了一個去認識這些共同在這塊土地打拼的新住民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重新回想起這塊土地上,在那些不斷被放大的紛紛擾擾之外,其實還有更多的是像片中那些既有人情味,又願意不計回報默默付出的可愛人們,以及更多更值得我們去關懷關注的社會議題。就如同導演所說:「參與就能成為改變的力量」。還沒看過的朋友,不妨把握金馬影展11/15唯一一場的放映的機會囉!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