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漢娜的德國電影隨筆 — 德國文豪Thomas Mann

2012/05/25|專欄評論
by hsphere
幾週前跟一位在海德堡唸漢文系的德國朋友在永康街吃麵,順便展開了一場學術清談。正當他很嗨的講解魯迅之於我們的重要性時,我對魯大師的印象僅止於準備大學聯考用的禮教吃人還有血饅頭...還好我搬的出德國文豪Thomas Mann來PK,才沒落得負責低頭吃麵就好的窘境。

那一頓吃的很有氣質的一場麵店會談給我了回家做功課的靈感,也讓我再一次回味看曼氏作品的感動。詳盡的學術探討我就不班門弄斧了,我們還是輕鬆的看看電影就好!

Mann曼氏巨細靡遺的生平紀事交給維基百科,今天來談談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Thomas Mann托瑪斯曼最具盛名的兩部作品Buddenbrooks豪門世家與Der Tod in Venedig( 英譯:Death in Venice)中譯為魂斷威尼斯或威尼斯之死以及其電影翻拍版本。

翻拍自文學鉅作的電影注定被龜毛的觀眾拿放大鏡檢視,何況是龜毛界的世界冠軍:德國人。記得四年前漢娜在慕尼黑的奧迪翁廣場Odeonsplatz看過英國劇團的哈姆雷特OpenAir露天版,即便是盛夏,盛裝出席加上入夜後坐在戶外三小時也是需要毛毯保暖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很多觀眾並沒有包著毛毯在那邊猛哈氣!而是自發性的帶著小手電筒與原著,一邊聽劇一邊對照原著。全場讓我最感動的不是戲台上的悲劇,而是觀眾的高素質!!

豪門世家講述十九世紀德國上流社會為背景,一個富甲一方的北德呂北克大家族四代的興衰史。原著多達四百多個角色,連宴會廳的窗簾布都極其考究的場景,被譽為德國版的紅樓夢。這部片長150分鐘的小說濃縮電影版於2008年聖誕強檔在德國上映,史詩大片集合了演技派的影帝Armin Mueller- Stahl, August Diehl與影后Jessica Schwarz。為了原汁原味重現當年北德漢撒商港的繁華景榮景,劇組耗資台幣七億重建了港口區場景。豪門世家的原著在1901年出版,於1929年得到了諾貝爾為學獎的殊榮。當時的諾貝爾評委會稱其為「德國首部格調高雅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豪門世家也被解讀為曼氏的自傳性家族史小說,劇中書中多位人物都是曼氏以親友為藍本創作,而他自己就是那愛好藝文,對於充滿銅臭味及爾虞我詐的商界意興闌珊的第四代。

曼氏經典翻拍中最有名的莫過於1971年由LuchinoVisconti維斯康提所導,DirkBogard主演的魂斷威尼斯.其中影射19世紀末奧地利浪漫派作曲家與指揮家古斯塔夫馬勒的主角與被喻為世界上最美的一張臉的瑞典籍男配角Björn Andrésen魂斷威尼斯的故事大綱文謅謅的說法,是云云大眾對絕對美感的追求,沒氣質的一語道破,就是一個有錢有閒有家室的阿伯之偷窺內心戲。

淺白一點的說,本片大量以威尼斯的美景,馬勒的配樂,加上神出鬼沒的美少男Tadzio,絕對是一場視覺與聽覺雙倍洗禮的感官美學饗宴。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