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 專欄 / 《年少時代》與《鳥人》的叛逆之心

2015/01/26|
by WING LAM

第一篇文章,我想了很久該寫點甚麼。是該裝一下專家,談談剛結束的「金球獎」?還是要就剛公布的奧斯卡入圍名單,預測一下得獎電影?看完兩大頒獎禮的入圍及得獎名單,發現今年有一個有趣的趨勢,就是作品都有帶有濃濃的人性。


2014年是不乏佳作的一年,叫好又叫座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紀錄片式電影《年少時代(Boyhood)》、人物傳記《愛的萬物論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諷刺好萊塢生態的《鳥人(birdman)》。當然,每部電影都有演員演出,人當然是主角,但回到電影重心,他們很多時候都是為劇本服務,你看《變形金剛4》,基本上,它是一部誰來演都一樣的電影,演員的重要性相對的低;然後再看盧貝松的《露西》,用大量特技效果去講人的大腦,結果美國首周票房成為盧貝松職業生涯中的最佳首映成績。但為甚麼這類商業片,往往在各大頒獎禮中得不到佳績?答案是:缺乏人性。


人是電影中重要的一環,觀眾可以透過電影看到自己,有所共鳴。在前文羅列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年少時代》和《鳥人》。前者是小男孩的成長故事,後者是中年欷歔、潦倒人生,兩者都是人生必經階段。現世代的觀眾愈來愈聰明,很多影評人愛用「戲味重」去形容一些脫離現實的劇本,除非你有好萊塢的A級特技效果作支援,否則也難以讓人有共鳴,然後片子便淪為「特技片」,全無情感、人性可言,可看性就落在動作和爆破場面等。《年》片導演李察林克雷特,他在我眼中是個不斷為「真實」努力的導演,除了因為他是拍紀錄片出身,還有花12年拍出《年少時代》的誠意,同時也因為《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愛在午夜希臘時》這3部「愛的三重奏」。這系列跟一般續集電影不一樣,它把一個故事不斷延續,而情節的發展不是導演的閉門創作,而是李察對生活、人生的體會和感想,不是一味把美好的事記錄下來,他更把一些我們不想面對的轉變拍下來,然後提供一個面對和解決的方案,模式與《年》一樣。這就是電影裡的人性。


再看《鳥人》,這部電影在我下筆之時,香港還沒上映,所以在港的討論度不高。但外媒對這片子好評不斷,讓人很好奇。它在香港的片名叫《x鳥俠》,聽起來像是《復仇者聯盟》之類的片。我倒覺得台譯的名字《鳥人》比較貼切。「鳥」,這是台灣用語中最有趣的字。是的,每個人都碰過鳥事,你跟我都當過菜鳥,潦倒人生是平常事,但如何借用一段平凡的鳥日子,化成具戲劇性的電影?主角麥可基頓就是關鍵。黑色幽默跟中年男人好像連不上線,而且,這個年次的男士好像也不太能開玩笑,但電影劇本正好是在諷刺麥可的鳥人生,他本人曾經紅遍荷李活,也潦倒過好一段日子,他在片中演活了自己的人生,這種真實感是有趣的、現實的、會讓人看完有所反思的。這,就是電影需要的人性。


專欄連結:http://www.am730.com.hk/column_index-412&section=13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