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你認得出來嗎?從色彩解構影像!電影條碼讓我們重新認識經典電影作品

2015/05/04|專題報導
by seboxhong

文/ Sebox


國外網站 MovieBarcode 利用電影的影格色調進行藝術創作,將一部電影的每一格順序排列,壓縮成一張看起來充滿線條的圖片。相對來說商業電影在顏色的安排上比較不講究,但仍然有一些導演願意花心思安排作品的主要色調,目前最顯為人知的就是《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的導演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他獨特的鏡頭語言、置中的構圖以及幽默的對白令人意猶未盡,而魏斯安德森導演的作品中總有一個屬於這部電影(或某一場景)的特殊色調,甚至也有網友特別找出他場景中安排的顏色,列出場景中主要顏色的色票


tumblr_nno75zVkjk1tvvqeko1_500


這讓我想到奧地利的實驗電影藝術家Peter Kubelka,擅長使用黑格穿梭於影像之間,不同的顏色或空白的影格也是他揮灑才華的工具,利用電影的類比素材(底片),編排出屬於電影本身的影像譜,在光影的變換之間我們除了感知快速變化的影像外,也能透過影像譜更深層討論該作者對於作品的思考與其實驗性。


531709_10200239751810738_1523530503_n


回到Movie Barcode上面,我們透過場景與場景間的不同顏色,可以理解電影藝術利用人類對於動態畫面,會因為顏色而有不同的反應,然而我們在觀影時幾乎是不會感知到這個潛在的安排。當我們將影格攤開解構再重新組合後,對於一部電影或許會有全新的認識與思考,而電影的不同面相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其本質並不一定與觀眾感官吸收到的相同。而將動態影像靜態化就如同將電影藝術帶回平面藝術,從每秒24格的視覺暫留影往回走,走過黑白電影、動畫電影一直到繪畫,去除了媒材本身的特性,讓我們重新識讀一個藝術作品(一部電影)。




[caption id="attachment_50078" align="alignnone" width="700"]tumblr_llgqgf7XVo1qhtovio1_r1_1280 《阿拉丁》(Aladdin),1992[/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50081" align="alignnone" width="700"]tumblr_li5qysjk4j1qhtovio1_r1_1280 《八又二分之一》(8 1/2),1980[/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50082" align="alignnone" width="700"]tumblr_lh1jac75Av1qhtovio1_r1_1280 《鬼店》(The Shining),1980[/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50077" align="alignnone" width="700"]tumblr_nfph2jenbC1qhtovio1_1280 《露西》(Lucy),2014[/caption]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