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電影公司不再像十年前那樣拼命製作電影,但其實仍然有太多電影在劇院上映了。製作成本的降低以及電影數位化的轉變,再次降低了電影行業的門檻,使得越來越多人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人人都想成為下一個史蒂芬史匹伯(Steven Spielberg),只是數量多真的能夠為電影公司或電影院賺進更多的錢嗎?
根據美國全國戲院所有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Owners)的資料,在2004年大約有490部電影上映的廳數不到1000廳。2014年增加到了563部電影,問題是利潤並沒有隨著電影數量的增加而變大。在2004年,這個部分的電影總收入為3億8000萬美金,利潤算一算大約有6100萬美金,但十年之後,電影收入卻停在3億7000萬美金,利潤更下降至4500萬美金。會造成這樣結果很大的原因是有一部分的電影並不適合進入戲院,這些電影沒有商業上的考量,更沒有藝術價值。但這些電影卻先與戲院談好條件,希望可以利用在戲院上映增加他們的知名度,以讓之後不論是隨選視訊(Video On Demand)或是DVD、藍光的銷售可以更上一層樓。娛樂產業顧問賽斯威勒森(Seth Willenson)認為這樣的情形讓壓縮了獨立電影的機會。
「紐約和洛杉磯有百分之五十的電影從來就不應該在電影院裡上映,這減少了有突破性的獨立電影出現的機會。」
威勒森認為利潤大漲的那些年讓某一群人賺了很多錢,並拿來大肆的製作電影,而這恰好是電影產業鼓勵的觀念,但問題在於不是所有的計畫都值得他們這樣砸錢。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也同意這個觀點,決定改變電影評論的政策,不再保證所有在紐約上映的電影都會被紐約時報評論。紐約時報的首席評論員史考特(A.O. Scott)就提到目前院線片的增長速度實在太快,所以他們才決定改變策略不再全包所有的電影。
「以前很多電影在曼哈頓的劇院裡上映個一週就直接推出DVD或是影音,」威爾森說,「它們這樣做就可以有紐約時報的評論,並藉此增加一點知名度。這種情況現在越來越常見。」
很多票房大片也搶著要進入戲院,儘管電影公司做出來的電影數量比十年前少,但他們仍然對於那種可以有效賺進大筆收入、充滿特效的商業電影非常有興趣。在2004年,有24部電影的票房超過了1億美金大關,而在2014年,這個數字增長到了33部(根據全國戲院所有人協會的資料)。在2004年,這類商業大片的收入加起來總共有44億美金,也讓電影公司們進帳了7億400萬美金。十年後,商業大片的總收入加起來有60億美金,電影公司們更賺了7億4100萬美金。
目前的戲院中充斥著商業大片跟小成本電影,而處於這之間的電影卻很少。那種票房大約是5000萬到1億美金之間,通常是喜劇片或是驚悚片的電影,數量從2004年的41部下降到去年的34部。下降速率更慘烈的是在票房收入5000萬美金以下的電影,從81部下降到66部。而這類電影的總票房則從18億美金下降到了17億美金,電影公司實拿的利潤也從2億8700萬下降到2億600萬。
電影產業在美國已經很成熟,很多新出來的電影公司都加入了競爭的行列,像是Broad Green、Bleecker Street 和 STX Entertainment 等公司,都專注於製作給大人看的劇情片,而這恰好是很多大型電影公司為了動畫片跟英雄電影所拋棄的部分。數據顯示這其中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展,所以儘管許多電影公司目前還缺乏獨特的公司文化,但他們將會提供目前市場上慢慢流失的片型。
這種現象不禁令人思考,若是出品的電影每一種類型都飽和了以後,會對電影產業造成更嚴重傷害,還是推波助瀾正式將電影成功分類,有待我們繼續觀察。然而如果大型電影公司仍然利用商業大片與戲院談條件,保障大型電影公司的電影都會在電影院上映,這樣的結果將造成獨立製片沒有機會在與大眾見面,而當戲院飽和了之後,許多獨立製作、藝術電影,將會被壓縮到只能在藝術戲院(Art House)上映。不僅觀眾沒有機會可以一睹電影的風采,對於獨立製作來說也是一大考驗,最終只會走向更極致的M型化電影產業。[Source via Var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