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sie專欄 / 《刺客聶隱娘》:留白中的片段心緒

2015/09/21|
by Nessie
文/ Nessie

早在《刺客聶隱娘》於電影院上映之前,此部電影即因為讓導演侯孝賢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而聲名大噪,是以儘管我知曉導演的電影風格與藝術性並非我所能理解參悟,依然興致不減的直奔電影院欣賞。

整部電影的節奏緩慢悠遠,長鏡頭的大量使用使畫面唯美卻又帶著滄桑感,在長時間的靜止鏡頭中,人物、景物、動物依舊自得地做他們該做的事,這鏡中有動的畫面在電影中並不少,卻和諧地使觀眾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去感受角色的所聞所見、以及其一點一滴幾乎不易察覺的心緒。

整部電影中的對白極少,我卻著迷於導演一點一點地給出資訊,讓觀眾慢慢瞭解聶隱娘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類,最後恍然大悟、並欽佩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我也喜歡脫去音效與台詞的包裝,單純地用畫面使觀眾感受最純粹的故事性,視覺永遠都是五感之中最強烈直接的那一個,很多場景都相當簡單唯美,卻留給觀眾許多想像空間,不需要台詞那樣以「鉅細靡遺」的方式闡述角色所有的心緒,靜靜出現在畫面上反而像在讓觀眾體會「自然而然」的情緒變化那樣。

《刺客聶隱娘》的主線圍繞在暱稱窈七的聶隱娘身上,觀眾從她的角度隨著劇情的慢慢進行去了解她的喜怒哀樂、她的掙扎和她的決絕。她為魏博都虞候之女,得嘉誠公主所賜與魏博節度使田季安一樣的一對羊脂玉玦,本應與田季安結為夫妻,卻因緣際會由道姑嘉信公主帶走並訓練為殺手,十三年後學成再回到魏博,道姑卻命令她殺死已經殘暴專斷的田季安。

然而聶隱娘「劍術已成、但道心未堅」,她在田季安的宅邸神出鬼沒,也與田季安正面交鋒,甚至田季安貶謫了其二舅田興,她卻始終沒有下殺手。也許這裡可以理解為她對田季安還有一絲情分所在,這份情不僅是青梅竹馬時的兩小無猜,也有她對於嘉誠公主的尊重懷念。

電影之中反覆出現的「青鸞舞鏡」的故事是她最大的悲哀,也是電影想要強調的主旨:聶隱娘是孤獨的。她的過去是泛黃卻也美好的破碎記憶,她的現在卻是黑與白的冷血殺手,她就像青鸞、像嘉誠公主、她沒有同類。聶隱娘做著道姑命令的「應該要做的事」,就像嘉誠公主遠嫁魏博與送走聶隱娘是她「應該要做的事」,人類一旦過於理性的將自己抽離出來,沒有自我的任性意志,其實人類都是一個人,都沒有同類。

於是當聶隱娘最後告訴道姑「弟子不殺」,我認為這是與其說她是為了國家所做的決定,更傾向於是為了自己所做的結論,她與嘉誠公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她依然是感性的、富有情緒的,她並非無力地任由命運安排的隨坡逐流,她仍然有能力去做他想做的事,這是她在這動盪不安的局勢中解放了自己的,自我意志的展現,她在劇終選擇與磨鏡少年一起前往新羅,她終於自由了。

相關新聞

留言區